
《醫‧藥‧人》 第 119 期
天威難犯
因為科技的無遠弗屆,九級地震海嘯的畫面隔洋傳送,讓我們感受大自然摧枯拉朽不可遏阻的威力,良田精舍名副其實地「付諸流水」,人類之渺小與天威之不可測無情地對比展現。
地震海嘯原為天災,但繼之而引起的核災難卻是人禍 ── 是人類渴求大量所謂廉價能源所種的禍。日本位處地震帶,在地震帶上蓋核電廠,毋疑是與大自然對賭,看誰能笑到最後。暫時看來,人定仍是不能勝天。
一直以來,大和民族似是最願意挑戰天威的民族。日本囿於其不可改變的客觀條件,要擴張發展,必須突破固有的局限,而日本人亦屢屢做出令人驚嘆的成績,這也是櫻花民族特別的精神面貌,雖短暫但燦爛。不少人為櫻花文化的燦爛而傾倒,但是最叫人學習的,是其敢於突破自身條件的精神與努力。
全球核能發電毋疑會因此次災難而稍緩腳步,但是人類對能源需求殷切,就算是日本本土,傷痛過後,很快便會故態復萌,核電廠只會愈蓋愈多。唯是日本的教訓使各國對核電廠的規格重新檢討,也許是災難最為正面的影響。
日本民族在這次受災所表現出的優秀國民素質尤其贏盡國際讚賞,同是文明城市,香港人的「急性盲搶鹽」卻淪為國際笑柄,突現了兩地人民素質的天差地遠,若香港人不能以此為鏡,反躬自省,那麼,「香港」還有甚麼「精神」?
編輯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