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人》 第 160 期
被犧牲的香港
「普選」定案,就是緊跟中央所定的框架。慣看中國政情的人心裡早應有數,中共政府向來受軟不受硬,愈搞對抗愈是企硬,歷史事件中早有明訓。
大家都知,香港所謂泛民的成分有著不同的政治光譜,街頭極激進者與公民黨各大狀可謂大纜都拉唔埋,政治理念和抗爭方式完全不同,廿幾人幾難一條心!中央落閘,原本以為有商量的香港溫和民主派變得兩邊不是人,唯有孤注一擲,揚言綑綁式在立法會上投反對票拉倒政改。
只是,五百萬有選票的香港人是否支持?
事實上,中央政府早早做好準備,祭出經濟牌,香港這邊廂喊佔領中環,阿爺那邊廂積極推滬港通,更提早預告上海通之後就是深港通,股市隨即非理性地亢奮。明明白白就是一手軟一手硬的慣常伎倆。北水隨時南調,政改請弗要多想。
公民抗命 ──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搞起這種大型運動人數必多,泛民廿幾人都有廿幾條心,何況大型集會?如果佔中不小心擦槍走火,又或是被無間道極極極激進分子煽動暴亂發生,毋疑給「鎮壓」製造一個極佳的場景。
再者,「公民抗命」是針對不公義法律或政策,從而直接違反法律及不覆行公民責任,有意地進行違法的行為。當年甘地提出的公民抗命包括對敵對者不惱怒、不謾罵、不攻擊、不報復,甚至財產被充公,自由被剝奪亦不反抗。這種無我無私的犧牲精神,喊公民抗命的人是否有相同的準備?還是有甚麼風吹草動,即時一走了之?
政治從來都是妥協藝術,在各走極端之下不幸被犧牲的,就只有香港!
編輯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