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還 愛 鳥 嗎 ?
H5N1病毒在候鳥中散播,使大部分人聞鳥色變。 由候鳥飛行的路線圖可見,由亞洲而至東歐,下一站,幾乎所有專家都指出同一地點──非洲。禽流感會為衛生基礎設施薄弱的非洲國家帶來怎樣的衝擊還是未知之數,但是禽流感令人類對候鳥所產生的「恐懼」卻是昭昭可見。 今年五月在青海發現禽流感後,中國政府採取嚴厲措施,防疫和撲殺同時進行,究竟在這場人與鳥的戰役有多少禽鳥被宰殺,我們無從得知,總之成功控制了禽流感未有在區內爆發,因此撲殺禽鳥已經成為控制禽流感的「第一道防線」。 據專家估計,在亞洲區已有超過一億隻禽鳥被撲殺;在東歐,暫時亦有五萬家禽當災。 也許大家都會說,誰叫候鳥是帶著禽流感病毒者,在在威脅了人類的生命? 禽鳥「該死」的原因是牠們與家畜、人類的活動範圍接近,容易出現跨物種感染,如果禽流感結合了人類流感,產生基因重組而成為新品種病毒,而這種病毒又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就成了大家沒抗體的新流感。 目前,H5N1病毒仍處於禽傳人的階段,仍未出現人傳人。不過,它會變種成為人傳人的流感幾乎只是時間的問題。撲殺禽鳥只可以拖延禽流感變成人流感的步伐,卻阻不了它的發生。 只是,撲殺候鳥對物種的多樣性,甚至全球的自然生態平衡,難道不會帶來影響嗎?全球高速發展,環境污染與填海,樹林被大量砍伐,紅樹林濕地被填平,人口的壓力促使我們侵犯了大自然,大自然裡所埋藏我們以前不認識的病毒被釋放出來,這是大自然的反撲。 面對SARS、豬流感和禽流感,我們是否應有一點覺醒?
編 輯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