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存 共 生 與 趕 盡 殺 絕
說預防禽流感,相信沒有任何地區或國家如中國和香港更用心。 在過去數月,北京為了控制禽流感擴散,下令對130多億家禽注射疫苗。為所有家禽注射疫苗,姑不論成效,我們可以想像所花費的人力財力是多麼難以估計,若是成效不彰,這些人力財力就浪費得很徹底了。 不少專家警告,防疫注射不能防止疫情蔓延,更可能讓病毒隱性傳播,表面上健康的禽鳥,其實可能正是病毒攜帶者,也就是說,無論是殺無赦或是注射疫苗,我們都防不了病毒。 而廣州及上海兩個禽流感死亡個案隱隱然為專家的擔心提供了實證。兩個染上禽流感而死亡的個案都是沒有接近死雞或病雞,而染病前,廣州和上海亦沒有爆發雞隻染禽流感的疫情。 以前在禽流感傳染人之前必先有大量雞隻死亡,可見雞隻是疫症發生的前哨,也就是說病雞和死雞提示了禽流感的迫近;但是若雞隻帶病毒卻又看來很健康,我們便更難了解病毒的實況。 有變異能力的禽流感病毒存在幾個世紀了,對人類的威脅也不是始於1918西班牙流感或是1997香港第一例禽流感,病毒是一種長期的威脅,翻查古籍,中國幾千年來發生瘟疫的數量,也不可勝數。 中醫學教授李致重在SARS猖獗時說過:「在自然裡,人與病毒相生相克相殺相使是一種普遍現象,人類要懂得,不論在何時,人類都不可能使病毒從自然界絕跡。」 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不會結束,我們也無力結束。認識生物世界,學習與萬物共存共生,也許比嚴厲的趕盡殺絕更為有效。
編 輯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