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 康 教 育 誰 監 管 ?
電台節目女主持在節目中引述有醫生指出男性中央肥胖與身體內的EC系統有關,可服某藥物抑制系統而達減肥效果。 節目另一主持問,多做運動是否有幫助。 女主持答謂:不能,因中央肥胖是EC系統引起,所以運動節食並無幫助。 以上言論倒真使聽眾嚇一大跳。 當然,這位女主持的「權威」言論並不真確(關於EC系統,本刊另文報道),而這些不真確言論並沒有使市民到廣管局投訴。沒投訴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節目收聽率低;二是認為節目主持人說錯是常態(畢竟電台節目經常出錯);三是沒有人發現其中有錯且誤以為真。 如果是第一或第二個原因也還好,若是第三個原因那就嚴重得多,可能「鼓勵」了不少中央肥胖的男性放棄運動而投身長期服藥行列。 新聞工作者學的是通識,很多專門的報道,新聞媒體只能做到「報道」,不一定可以深入探討。不少具規範的報館多把記者分類作專門採訪以減少報道誤差,例如財經版由熟知財經的記者負責,政經版由了解政情的記者報道。其中最不受重視的應是健康版,有報館常把初入職的記者分派到健康版,可見「健康」之不受注重。 不過,報章雜誌就是再不注重健康版面,刊登的文章還需經過三審五校,小記者之上還有大堆經驗編輯,除非記者搜集回來的資料錯誤或是編輯大意,否則錯誤並不常見。 電台節目則較個人化,主持不見得會照稿宣科,又或是只是轉讀報章新聞,匆忙間未及消化,一知半解下,說話已經衝口而出。 香港有人投訴「秋天的童話」內的俗語,也有人投訴電台節目歧視女性,甚至丘比特和賽姬的裸體像,但對於攸關身體健康的資訊,卻從無人投訴對錯,是我們對健康知識太貧乏,還是對不正確醫療訊息太包容? 香港的健康教育究竟誰來監管?
編 輯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