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何不名副其實推行全民公費醫療?

< 上一頁
撰文︰勞永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醫.藥.人》 第 3 期

十多年來,香港早被不少跨國公司冠以「顧問樂園」的稱號,是褒是貶,盡在不言中。

  回顧港英時代的前衛生福利科,曾以500萬元聘請哈佛教授蕭慶倫進行『醫護改革研究』,當時蕭教授就香港整體醫療發展作出許多批評,亦提出不少實質意見,但因建議不合最高決策者心意而束諸高閣。
  最近,衛生福利局竟在公布的『醫護改革公眾諮詢報告』中,透露『當局已展開一個由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醫療經濟學專家評估重整收費架構對公營及私營醫護服務的使用率及使用情況的影響。』同時『考慮委任海外的專家組成顧問團,就醫護改革的事宜及有關政策措施,向衛生福利局提供意見。』
  回顧近十年,香港經歷多位衛生福利局局長換班,當局亦不下數次花費大筆公帑,聘請澳洲、美國等多國不同顧問專家研究,由史葛報告、彩虹報告、哈佛報告,以至去年底推出的醫療改革諮詢文件,可惜全是隔靴搔癢、顧左右而言他;或是內容支離破碎,完全缺乏方向;尤更甚者,當局採輸打贏要選擇性接受的造法。
  這種「輸打贏要」的聘請顧問方式,足見醫療決策者抱著利用顧問研究結果來為政府「既定」政策造勢,這不僅是浪費公帑,愚弄市民,更對整體社會毫無進益。
  究竟甚麼是醫療決策者的「既定」政策?從楊局長素來的思維理念,以至具體政策,根本就是矢志推行「全民公費醫療」;其他周邊政策配套,不過是點綴而已。
  楊局長於90年代初擔任醫管局行政總裁以來,每項公共醫療政策根本就是為邁向全民公費醫療而鋪路,目標是為全港市民提供高質低價的全套醫療服務。經年累月,市民早已視獲得公共醫療服務為基本權利,人人皆可享有,既毋須為自己準備醫療資源;在使用公營醫療服務時,亦毋須考慮代價。
  若從普羅大眾的角度來看,政策既然如此,當然心安理得地使用「平靚正」的公營醫療服務。結果,造成公營醫療使用率急升,開支難以控制。
  既然楊局長早已處心積慮要成就全民公費醫療的理想,倒不如開宗明義取消公私營市場的分野,名正言順承認政府包攬全民醫療服務的政策方針,使現行政策能夠「名實相符」,何必遮遮掩掩進行假諮詢,提出虛有其表的公私營界別合作云云。
  目睹年來醫療改革了無寸進,深信市民已經厭倦「醫療改革」這個沉重的標題。筆者大膽向楊局長建議:當局為什麼不肯向公眾明確提出實施全民公費醫療,並臚列公營醫療的真正成本,讓公眾充分了解箇中資源代價,從而領導社會在開發醫療資源上作理性討論,跟公眾一起磋商各種融資方案,如增加稅款、推行全民醫療儲蓄、全民醫療保險等,再交由市民自己作深思熟慮的討論;並準備為個人健康所需的資源代價,合力作出一個「較多人接受」的方案,這樣的諮詢不是更具成效嗎?不是尤勝年復年、沒完沒了的假諮詢嗎?
  誠然,在目前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氣氛下,舉凡向市民錢包打主意的舉動,必然觸動所有人的神經線。但當局絕不能因此而逃避事實,連改革定位也不願劃清,只是得過且過再挨三兩年,最終只是延遲資源耗盡這個炸彈爆破的時間,完全無助解決問題。再者,有關討論過程肯定漫長而艱辛,難以在短期內取得共識;即使改革方向獲市民認同,當局亦可分階段推行,減少社會震盪和反響。只有這樣,才能尋找醫療發展的出路,真正為香港社會謀福祉。

    
     
      



文章回應 (0 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