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醫.藥.人》 第 76 期
出現胃潰瘍,大多是因為長期服食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或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所致,而十二指腸潰瘍的成因則與幽門螺旋桿菌關係密切。醫學界估計香港逾二百萬市民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種感染人體胃部的細菌,聚集在胃壁的黏液層內,並且靠近胃黏膜層,細菌會分泌鹼性阿摩尼亞用來保護自己不被胃酸殺死,也是人類已知的生物中少數能活在強酸環境之下。幽門螺旋桿菌會產生一些引起發炎反應的酵素,破壞胃黏膜原有的保護機能,再加上它會誘發胃酸分泌增加,不少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皆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除此之外,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是引致胃癌的原因之一,所以專家提醒市民若年過四十又沒有胃病歷史,卻突然出現胃痛、體重下降或貧血等病徵便應盡快求醫。如確認帶菌,醫生一般會建議接受為期一個到兩個星期的殺菌藥物治療。
療法可根治病情
幽門螺旋桿菌的藥物治療包括三種藥:一種抗酸劑 ── 氫離子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PPI)以及兩種抗生素。須三種藥一齊服用,療程一般為期一個或兩個星期。如果病人按指示定時服藥,幽門螺旋桿菌的根治率高於九成。這種療程的副作用輕微,常見的是腸胃不適、頭痛等等。但如果有些人士對其中某種抗生素曾有敏感反應,要及早告知醫生以便醫生選擇更適合的藥物。
抗酸劑──氫離子阻斷劑(PPI)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 Esomeprazole:每天服用兩次,每次20mg。
- Lansoprazole:每天服用兩次,每次30mg。
- Pantoprazole:每天服用兩次,每次40mg。
- Rabeprazole:每天服用兩次,每次20mg。
用以上其中一種抗酸劑配合以下兩種抗生素一齊使用是最常見的藥物療程:
- Amoxicillin:每天服用兩次,每次1000mg。
- Clarithromycin:每天服用兩次,每次500mg。
一般人服用一個星期藥物便完成療程,但部分患有嚴重潰瘍並有胃出血或胃穿漏人士需要於療程後繼續服食一段時間抑制胃酸的胃藥。
如果持續感到腸胃不適,出現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的徵狀,請及早求醫,切勿擅自用藥。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