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醫.藥.人》 第 76 期
香港的公共醫療政策,是要確保病人不會因經濟原因而失去醫護照顧,人民能輕易得到便宜的醫療服務,再加上醫學科技的進步,醫療服務品質得到改善,可能是使香港人平均壽命延長的原因,也許是殖民地政府遺留的一項德政。
1985年從司恪報告書開始,公共醫療系統逐漸改善,90年基層醫療改革報告書面世後,醫院管理局繼而成立,公共醫療服務得以大大的改善,醫療開支亦不斷上升。93年《促進更佳健康》諮詢文件出台,政府企圖在政策上改變,冀望將醫療承擔封頂,遂展開往後一連串的醫療融資討論,焦點從改善整體醫療系統與服務質素,轉移至如何承擔與融資的問題。
不讓貧病一同來
醫療融資難題是如何改變供、求、財政三者之間的失衡,醫療成本上升、財政約束、病人權益與服務需求提升、人口老化、醫療科技進步等,都加劇醫療開支增長的趨勢。討論香港的醫療融資與改革,從99年《香港醫護改革:為何要改?為誰而改?》2000年《你我齊參與、健康伴我行》諮詢文件,到2005年《創設健康未來》諮詢文件,差不多十年,還沒完沒了的在討論,問題涉及複雜的經濟民生,要解決問題,相信要拿出很大的政治勇氣與承擔。
先看香港市民總體的財政狀況,是否足以承擔過激的改變。
2005年香港人口約690萬,勞動人口佔52%,約360萬人;只1/3勞動人口(130萬人)需交稅,全港80%人口(約560萬人)不用交稅;48%住戶收入低於$15,000;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約為$15,700,05-06財政年度薪俸稅評稅總額為390億元。
香港市民整體收入(每戶月入)分布如下:
-
$4,000以下約佔8.5%
-
$4,000-$15,000約佔38%
-
$15,000-29,000約佔30%
-
$30,000或以上的佔22%
(其中最高收入10%的住戶,賺取約40%的全港總收入。)
可能是因為香港有不少亞洲首富及世界級富豪,2006年的堅尼系數高達0.56,成為全球貧富差距嚴重的地區。香港必須確保病人不會因經濟原因而失去醫護照顧,不要讓貧病一同來。
從稅支付 全民保障
香港現時醫療是「從稅支付,全民保障」的制度,政府從稅支付95%(佔本地生產總值約5%),低於亞洲國家和地區(日本8%、南韓6%、台灣5.9%)。香港人包括香港最低收入10%人口,可享用接近免費的公營醫療,現制度最能夠為最貧困的社群服務,其公平性、可及性和效率明顯易見。目前香港的全民公共醫療,除了照顧低收入市民,提供了社會醫療安全網外,也兼顧中產與基層需要;大病、大手術或長期治療,一般中產也不能承擔高昂的私營醫療開支,亦即是說,超過大半以上的香港人(每戶月入四萬以上的佔12%)亦難以承擔,故此,公共醫療亦是中產納稅人的實質福利。
為何改與為誰改?
有建議把現有制度作根本性的更改,實行中央強制性醫療保險與儲蓄,這制度看似更有效益和公平。以供款或保險形式的制度,無疑間接減低高收入人士的資助,加重低收入人士的負擔,吃虧的是長期病患及低收入人士。這制度的問題是醫療保險制的利益持份者,包括投保人、醫院、醫生、醫療集團、醫藥廠、保險公司,各自都只為本身利益著眼,導致供應者和用家的醫療道德風險不斷提升──如濫開藥、濫用不必要的醫療程序與檢測、過分治療等,造成各種引致成本上漲的誘因,更沒有降低醫療費用的意識,亦難有有效控制的機制,間接造成個別利益團體成為最大得益者。故此,這制度比不上從稅支付、全民保障具備的整體效益,倒不如讓政府成為全民的受保人。加上醫療保險在人口急劇老化、出生率不停下降的情況下,估計到了2033年,全港65歲及以上的人口將有27%,年輕人口比例縮減,下一代承擔更重保費,帶來「跨代不公平」。
偏離現今的公費模式,改為醫療保險制度,對大部分的香港人並無好處。
堅尼系數 |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