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醫.藥.人》 第 102 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早期病徵並不明顯,當發病時,肺部功能可能已失去一半,最常見的徵狀有氣喘、長期咳嗽、呼吸困難、痰多等,而病情更會因年紀增長而日趨嚴重。
如果你時常有以上病徵而又有吸煙的習慣,就應該盡快求醫,因為你有機會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如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
為了紓緩病人的病情及幫助病人呼吸,醫生可能會處方氣管舒張劑、抗生素、類固醇等。在病情嚴重的時候,氧氣治療可對病人缺氧的情況有所幫助。
氣管舒張劑
有Beta受體刺激劑及副交感神經拮抗劑兩類。Beta受體刺激劑(如Salbutamol、Salmeterol等)的最常見副作用為手部發抖、心跳加快及心悸等現象。副交感神經拮抗劑(如Ipratropium、Tiotropium等)的副作用有味覺轉變、皮膚潮紅、視力模糊、口乾、小便困難及青光眼等。研究顯示,雖然Tiotropium未能明顯地緩和「一秒鐘內盡力呼出之空氣量」(FEV1)下降的速率,但2900多名慢阻肺病的病人,在使用Tiotropium後的生活質素、病發的次數等都有明顯的進步。在各種藥物劑型中,吸入劑若正確使用,能最有效紓緩病情。可惜,中文大學藥劑學院於2009年7月的報告顯示,雖然本港用以治療慢阻肺病的傳統式氣管舒張劑,每月只需130元,遠較495元的國際標準低,但每年治療一名慢阻肺病人的成本卻高達7萬元,相較「用貴藥」的英國每名病人最高只需1.4萬,高出4倍。究竟,在藥物的使用上,是否有更多改善的空間呢?
‧吸入式醣皮質類固醇 ── 能改善部分病人的病情及減低病發的頻率,但不是所有病人使用後都有改善。
‧化痰素 ── 能使痰液變稀,使痰液容易被咳出,減少積聚於肺部引起細菌感染。
‧抗生素 ── 抗生素能縮短受細菌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的病人復原所需的時間。
‧長期氧氣治療 ── 能矯正病人缺氧情況,改善活動能力,有研究顯示每天使用超過15小時可延長病人壽命。
‧注射疫苗 ── 防止感染流行性感冒能有效減低病情惡化及死亡率達五成。
‧切除或移植 ── 一些病人若經過其他療程而未有滿意的效果,便可能需要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肺部或肺部移植。
改善健康計劃
有證據顯示,病人參與康復計劃能改善日常活動的能力和生活質素,及減低入院次數。康復計劃包括物理治療、教育、職業治療、營養治療及帶氧運動鍛鍊等。
建議 |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