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醫.藥.人》 第 104 期
公立醫院服務一向差強人意,在有關方面全力推展維護市民健康時,在藥劑和護理服務的支援亦應增加,才能使病人得到更佳的藥物資訊,減少住院機會。
公立醫院的重大工作量,有時會使前線的工作人員(包括藥劑師)忙於應付,甚而不能騰出時間與病人有更好的溝通。
就以藥劑服務(瑪麗醫院)為例,每日要應付一千五百名門診病人,藥劑師在派藥的短短時間內,根本未能詳細地告訴病人有關藥物方面的資訊。
如何可加深病人對自己所服藥物的了解?
藥劑外展受挫
曾經有建議「藥劑外展服務」。就是藥劑師到高危病人家中(所謂的高危病人包括經常使用急診室的患者及正服用十多種藥物的長者等),透過外展的服務,藥劑師可親自處理病人家中一袋又一袋的舊藥。只可惜管理層方面以「數量」作為量度的指標 ── 外展藥劑服務,每一名藥劑師每天只能應付十個病人左右(明顯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不考慮發展外展藥劑服務。至於病人是否能安全有效,以及正確地服用他們的藥物?似乎不在考慮的前列。
但是,若「藥劑外展服務」可使病人更正確地使用藥物,長遠來說其實更能夠幫助病人,亦減少病人使用醫院的服務,效益更佳。可惜很多時候,我們只顧及即時效果,並不考慮長遠結果。
投資在短期的項目,容易獲得掌聲;但投資在遠期的項目,如健康推廣(Health Promotion),成績未能即時見到,難以交差。
藥劑師義工行動
對全民健康來說,雖然藥劑服務並未達理想,唯較可喜的是受利益團體反對的室內禁煙條例獲得通過、醫療融資等不討好的議題亦終於開展,加上醫管局由2009年至2012年的策略服務計劃強調會加強基層的健康服務,以及改善慢性疾病的管理,減少病人入院的機會等等,都是為市民的健康奠下良好方向。現任的食物及衛生局局長能有長遠的視野與目的,還是值得一讚。
話說回來,雖然暫時仍未有醫院工作的藥劑師外展至社區,但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的義工藥劑師已夥同聖雅各福群會,為有需要的病人出動,協助他們加強自我管理藥物的能力,了解自己服用藥物的副作用,以及服藥時要注意的各項事宜。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