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醫.藥.人》 第 111 期
香港人口老化,年輕一輩工作時間既長又不穩定,沒時間照顧長者,只好把長者送到安老院,希望長者得到適當的照顧。可惜,香港安老院舍的制度仍存有漏洞,令香港整體的長者服務有一定的隱憂。
近年不時傳出安老院舍派錯藥事件,令人關注安老院舍的藥物安全。長者當中大部分都是長期病患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幾乎都在每個長者的病歷中出現,而很多長者服用的長期藥物至少有五種,有些更多達十數種,要從藥物治療中得到最大的益處,正確使用藥物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藥物種類繁多外,長者的身體機能較弱,一旦用藥錯誤而導致出現副作用,很容易對他們造成長遠的影響。
藥劑師到訪服務
為了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安老服務,政府在2009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各項建議政策,一方面增加安老院舍的數目,以應付需求,另一方面改善現時安老院的質素,例如針對配藥問題、增設到訪藥劑師服務,試驗計劃為期三年,希望能夠提升安老院舍的藥物管理能力。
藥物安全無可否認是安老服務的重要一環,但偏偏近年在屢次被揭發出現藥物事故後才引起公眾關注。安老院員工工作繁重,每天要處理大量藥物,壓力大,容易出錯(雖然許多安老院已按社會福利署及衛生署的指引改進藥物管理的質素,但仍有不少改善空間),若得到專業人士協助,定能事半功倍,這正正是到訪藥劑師可發揮的作用。
24小時支援
早在2008年,已有藥劑師團體察覺問題所在,並自發成立香港藥學服務基金,透過到訪藥劑師服務,為安老院提供藥物管理,直至2009年,政府推出「到訪藥劑師服務試驗計劃」才進一步確認到訪藥劑師在安老院舍的角色。
到訪藥劑師的工作範圍甚廣,由藥物儲存到藥物的副作用,都能一一解答,同時提供各類有關藥物的課程和培訓,以減少安老院職員的出錯機會。到訪藥劑師還會跟進院友的藥物記錄,例如長者曾經住院,出院後的藥物若有改變,藥劑師到訪時,便可替院友更新記錄或核對安老院職員所作的記錄是否正確,務求保持一個最新、最齊全及最準確的藥物記錄,避免因為院友到不同的醫院覆診,而重複服用相同的藥物;亦令到訪醫生於診症時有更詳盡的藥物記錄可供參考。除此以外,到訪藥劑師服務更設立日間電話諮詢及24小時緊急支援,當院舍職員遇上藥物問題時,可立即致電負責的藥劑師詢問意見,減低藥物事故的發生。
「到訪藥劑師服務試驗計劃」透過提升安老院的藥物管理能力及照顧質素,協助安老院解決有關藥物的問題,並與其他醫護專業攜手合作,提供更安全的安老服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