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醫.藥.人》 第 118 期
上期談到家長應如何為嬰幼兒選擇奶粉及監管水貨奶粉的問題,今期再作一些補充。
最近跟朋友閒談,才知道原來「奶粉」在國內還有另一種身分。
香港有「手信」
由於友人的工作緣故,需要經常往返國內,現時到內地最流行的香港手信,居然是嬰兒奶粉。他更補充購買心得,就是在藥房購買奶粉時,若只是單單購買奶粉,店員會說缺貨,除非你另有其他東西需要購買,例如藥油或其他保健產品等,店員才會把奶粉賣給你。現時,一罐初生嬰兒奶粉售價為港幣250元起,加上有愈來愈多的顧客購買,因此有更多的誘因促使奸商藉機漁利。
二月中旬,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公布了一些售賣假貨的藥房名單,由於這些藥房不是向正式的代理商入貨,因此品質沒有保證,被中間人欺騙亦不出奇。正因這種原因,上期我在本欄呼籲有關當局需要設立加強監管經銷,最首要是的品質的規管,就像現時管制西藥的水貨藥物一樣,售賣水貨會觸犯法例。
提防假奶粉
現時每罐奶粉可賣得相當價錢,更有大量消費需求,不法商人會為此鋌而走險,而且,只需加入某些化學成分就可瞞過大多數的品質測試(已經有奸商懂得這樣做),這些條件都增加了假奶粉出現的誘因。跟假藥相比,假奶粉是嬰兒的主要糧食,因此,當局好應該嚴謹把守關卡,杜絕假奶粉在香港的出現,遺害下一代。
監管奶粉的另一個好處是可監管不當的銷售手法,若有零售商屯積奶粉、售賣水貨或抬高奶粉價格,分銷商可以把藥房的名字從名單中刪除,由分銷商派員監控零售商,便可確保品質可靠,而且杜絕了水貨供應,分銷商應樂意去做,減輕政府的工作壓力。
「便便」並非最重要
在此特別提醒家長,選購奶粉時,不應相信廣告,添加某種成分只為討好顧客,滿足顧客的心理。由於根據市場調查,發現家長特別關注小朋友的大便情況,因此多個品牌都利用這點來吸引消費者。市面上奶粉的成分其實差異不大,家長參考價錢和貨品的供應更為重要,有些品牌經常缺貨,對家長和小朋友都會構成不便。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