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醫.藥.人》 第 143 期
「我常把藥物放在雪櫃裡,因為這樣就不會容易變壞」。現時公立醫院的覆診期大概需16-52星期,很多慢性疾病患者都要在家中存放大量藥物。當中,不少人都會想到存放藥物在雪櫃內,以為這樣就像食物一樣,能使藥物保持「新鮮」。
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存放要求,而決定這些要求則有三個主要因素,分別是溫度、濕度和藥物類別。
溫度
事實上,很多人可能會誤以為只有高溫才會影響藥物的質素。不過,溫度太低也可能會影響某些藥物的效果。例如,大多數的滴耳藥水都不需要貯存在雪櫃內,因為冷凍的藥水滴進耳朵時會引起刺痛不適。如果滴耳藥水必須存放雪櫃,則需在使用前先放在室溫約15-30分鐘讓藥水回暖。另外,胰島素是一種常見要存放雪櫃的藥物,但是由於皮下注射冷凍的溶液會刺激皮膚和引起疼痛,因此開封了的胰島素注射筆則只需存放於室溫(一般為4-6星期),而非筆芯型的胰島素則需在每次使用前放室溫15-30分鐘。
濕度
以前不少人都習慣把急救箱存放於浴室內。事實上,許多藥物在潮濕的環境下較易分解,所以藥物應存放在乾燥的地方,特別是口服水溶性的藥物(Oral Dispersable Tablet)、泡騰片(Effervescent Tablet)、含有金屬離子(Metallic Ions)的藥物如鐵片(Iron)和緩釋藥物(Sustained Release Tablet)如緩釋鉀劑(Slow K)。潮濕的環境除了加速藥物分解外,也有利於細菌的生長。服用這些藥物有可能會導致免疫功能較差的病人受感染。此外,很多藥物都轉用鋁紙排裝,以盡量減少藥物接觸空氣和水分。一旦包裝被開封或破壞了,這些藥物都可能會加速分解,大大減低了它們的穩定性。因此,除了用藥時,我們並不鼓勵病人先把所有藥物從原有包裝取出。
藥物類別
「把藥物貯存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是一個深入民心的口號。不過,這並不代表藥物應存放在難以尋找或發現的地方。特別是急救藥物 ── 如用於心絞痛的甘油三硝酸酯舌下含片(GTN Sublingual Tablet)、哮喘發作用的沙丁胺吸入器(Salbutamol Inhaler)和用於過敏反應的腎上腺素皮下注射劑(Adrenaline Subcutaneous Pen)等。這類藥應放在當眼位置,以方便它們在緊急情況下使用。如果家中有小孩,不宜把急救藥物放在當眼的位置,應盡量把存藥位置告訴信任的親人或照顧者,好讓他們能在緊急時提供協助。
一旦發現藥物的顏色、質感和氣味有所變化,請不要猶豫,把藥物帶給你的藥劑師作評估。同時,亦要留意急救藥物的有效日期,因為這些藥物不經常使用,有可能已存放在家中一段時間並失去藥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