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思雅(臨床心理學家)
《醫.藥.人》 第 159 期
腦退化症(Dementia)前稱為老年癡呆症,現稱為認知障礙症,泛指因腦部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腦部功能不正常地衰退,令患者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漸進地退化,並引起一連串問題和生活困難。
隨著人口老化,腦退化症漸趨普遍。而近年政府及非牟利組織投放更多資源,及早評估腦退化症和推廣公眾教育,亦令確診個案逐漸上升。
常見症狀
腦退化症可分早、中及晚期,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症狀。主要包括一些認知(如語言、記憶、計算、抽象思維或判斷能力)、情緒、行為及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功能障礙,晚期甚至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最早出現的症狀是輕度認知功能損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患者有輕微思維和記憶障礙,可能難於解決日常問題。
臨床心理學的功能
協助評估及診斷
由腦退化症症狀可見,患者的各方面心理功能都受影響,現時,臨床心理學家最常介入參與為腦退化症患者提供的服務是腦神經心理學評估(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目的是了解患者各方面的能力,協助確診及跟進病情。包括:
‧認知能力 ── 患者在初步評估後,可接受詳細認知能力評估。根據衛生署一項調查,有66%市民認為腦退化症只會影響記憶力,其實,腦退化症會影響患者各方面的認知能力。
‧情緒、行為及性格 ── 腦退化症患者很多時候都難以適應自己的認知功能及其他能力之退化,出現抑鬱、暴躁等情緒,有些患者因怕「出醜」而不願參與社交活動,變得自我封閉,部分腦退化症患者會因此而患上抑鬱症。有些中至晚期患者會因幻覺及難以辨認親友而出現多疑的情況,甚至認為對方想傷害自己而攻擊對方。
‧自我照顧能力 ── 透過訪談患者及其照顧者以了解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評估其病情進度及需要的支援。
‧家庭及社交支援 ── 了解患者的家庭及社交支援,如與家人及親友的關係、身邊人士可提供的支援是否足夠等,因應患者需要而轉介相關的資源及支援服務。
情緒支援及輔導
腦退化症患者易有情緒困擾,需要心理支援及輔導,適應認知和各方面能力的逐步退化。認知行為治療及心理教育可協助患者處理幻覺和妄想,幫助建立患者的自信心,例如如何融入社群、預防走失及如何與家人有效溝通等。
認知及行為訓練
按患者的認知能力來計劃相關的認知及行為訓練,增加患者對時、地、人的認知、提升專注力、協助記憶的方法。
照顧者的心理支援
腦退化症是長期病患,而且病情會不斷退化。作為照顧者及家人,不但要面對摰愛的家人日漸失去能力及性情的改變,又要照顧患者的起居生活,負擔的責任、壓力實在不輕。所以,大部分腦退化症的照顧者及家人都有情緒困擾,有些更患有抑鬱或焦慮症。
給腦退化症照顧者的建議
先照顧自己
必須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需要,才可照顧患者。所以,照顧者要學習壓力管理技巧,身心疲累時要休息及尋求協助。
加深了解
嘗試多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個人情緒需要,以便照顧和與患者溝通,並提供適切關懷及協助。照顧者可因應需要,主動尋求腦退化症的資源及服務,以便對腦退化症有更深認識。
接納及放下
很多患者的家人都難以接受家人患上腦退化症,有時對患者仍抱有超出患者能力的期望,如患者未能獨立處事或自理,家人及照顧者會感到失望或憤怒,甚至責怪患者。家人及照顧者應了解患者的能力,並接受患者腦退化的事實,避免給予自己或患者壓力去達到超出患者能力範圍的目標。
社交支援
照顧者必須為自己尋找穩定的社交支援,如親人、朋友、腦退化症(認知障礙)照顧者互助小組等,以助減壓和情緒支援。
尋求協助
有時候,照顧者會因患者的病情每況愈下而認為是自己照顧不好所致,因而產生罪惡感或失落感,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亦有照顧者將所有照顧患者的責任都擔在一個人身上,使自己身心俱疲。其實,要照顧一名腦退化症患者需要不少時間和精神,特別是晚期的患者,更可能需24小時照料。如照顧者有感照顧壓力不能負荷,可向親友或相關服務機構和專業人士求助。如照顧者出現情緒困擾,也應向家庭醫生、社工或臨床心理學家等尋求專業協助。
腦退化症並非可怕的疾病,只要及早提供適切治療和支援,可減緩患者退化的速度。所以,大眾應對此病多認識和了解,可減少患者被標籤化及誤解,此外,亦應及早察覺身邊懷疑患腦退化症的人士,使患者能盡早接受治療。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