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海寧(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註冊中醫師)
《醫.藥.人》 第 167 期
中醫強調治未病的理念。由於疾病的發生多從非器質性病變發展至器質性的階段,一旦對身體構成了實質性損害,施治就困難得多。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中醫推崇治未病,而所用到的預防措施,大多離不開日常飲食、起居、運動、睡眠等範疇,以下介紹的正是大家最容易入手的飲食養生原則。
人體最重要的物質為「精、氣、神」,而食物為此三者的營養基礎。食物的性味有所偏向,因此對於臟腑的營養作用亦有不同。以最簡單的五味分類,則「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我們可根據食物性味的不同來增強個別臟腑的「精、氣、神」,達致養生的功效。而食物對人體臟腑、經絡及部位的選擇性,可被稱為「歸經」。
飲食養生大概可分為以下五大原則:
第一:顧全後天之本
後天之本即脾胃,食物需經由脾胃運化然後到其他臟腑輸布全身,故中醫會勸人盡量少吃生冷、燥熱或肥甘厚味,以免損傷脾胃。如能長期做到顧護中氣,即脾胃生發的功能,恰當地飲食,則多可祛病長壽。
第二:飲食有節
節制飲食的要點關鍵在於定時與定量。飲食品種宜多樣化,進食量不宜過多,避免加重脾胃負擔;亦不宜過少,當消耗大於補充,會使機體逐漸瘦弱。最傳統的進食方法是一日三餐,而三餐則以早午餐較為重要。白天陽氣盛,新陳代謝亦較為旺盛,而胃腸經過一夜的時間已空虛,故需要的營養也較多,因此早午餐進食量可稍多;夜間陽衰陰盛,亦因睡眠時間較長,故所需營養相對較少,進食量可略少。
第三:進食的原則
進食時宜細嚼緩咽,忌虎嚥狼吞。這樣有利於各種消化液的分泌,食物易被吸收,又可避免暴飲暴食、噎咳等意外。進食時要專心致志,既可品嘗食物的真正味道,亦不會因分神而進食過量。另外,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進食亦會幫助消化,進食的環境宜寧靜整潔,可播放一些輕鬆柔和的音樂,有助食欲。
第四:注意食物衛生
應盡量選取新鮮、未變質的食物,確保其營養成分不致大量流失。其次可減低細菌依附的機會,防病從口入。食物應以熟食為主,因食物在加工變熟的過程中得到清潔和消毒,可藉此除掉一些致病因素,尤其在肉類的烹調處理上更應注意,這對脾胃之氣未盛或欠佳的兒童及長者非常重要。堅硬或筋韌、半熟之肉品多難消化,食宜熟軟。我們亦應小心辨認哪些食物對人體有害,如河豚、發芽的馬鈴薯等都不宜進食。
第五:進食後調理
最家傳戶曉的是飯後不應立即坐著不動,宜散步三十分鐘,有利於胃腸蠕動。但注意進食後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因運動時,四肢肌肉需索更多氣血,使原來在胃腸負責消化的氣血被分薄,減低消化功能。此外,進食後可以用手自左至右打圈摩腹,連續二、三十次不等,這種方法有利於腹部血液循環,更可預防便秘,幫助排毒,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養生方法。
總括而言,飲食養生是一種有效而容易達到的養生方法,因飲食是人每天的必需,透過食物來對身體進行調理不但有預防的功效也易為人接受,更可同時享受美食,相得益彰。在進食時除了要遵從以上提及的五大進食原則外,也應懂得靈活變通,根據個體、天氣、地域等的不同來進行「藥膳」,才能達到更好的養生效果。
備註: 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網址:www.yanchai.org.hk |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