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啟明醫生(醫院管理局行政經理)
《醫.藥.人》 第 34 期
回顧去年沙士一役,香港經歷經濟及人命的重大損失。共有299名患者死去,當中百分之63(即是188名)是長者。而沙士的出現,正好給予政府機會檢討對長者的照顧。
為防範沙士重臨,實施一系列的防禦措施是必要的。尤其是長期居住在社區安老院舍的長者,當中不少患上各種長期慢性疾病,身體比較虛弱,最容易受到感染。另一方面,一些安老院舍亦缺乏有關感染控制專業知識因而不懂得作出相應的防禦措施。有見及此,政府、衛生署及醫管局在汲取之前的經驗,已改善為院舍提供之協助及支援,實施一連串措施,以減低長者及院舍職員受感染的機會及加強保護。
專業人士派駐老人院舍
政府在2003年11月,聘請了傳染病控制專業人士派駐於每間老人院舍,負責預防及控制傳染病,若傳染病在院舍內爆發需向衛生署匯報。
安老院舍應注意下列事項:
‧教育長者於人多場合及患病時,需戴上口罩。
‧院社在有需要時,應為長者分派個人保護裝備。
‧定期舉辦健康教育講座及院舍職員對感染控制之培訓也是非常重要的。
‧經常提醒長者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長者應注意均衡飲食、保持適量運動、多飲水、充足睡眠、不抽煙及紓緩壓力,從而提升個人免疫能力。
‧為長者量度體溫,以監察長者的身體機能以防感染沙士。
重建隔離設施
早期的監察及病源追蹤也是一個好方法去預防沙士擴散到社區。這方面,醫管局已呼籲各公立醫院加強監測及啟動呈報和警示系統,與衛生署密切監察懷疑個案,及為有需要的病人作出適當隔離。另外,有沙士研究專家指出,安全的隔離設施有助降低受感染的風險,一些安老院已獲撥款重建及提供足夠隔離設施以應付傳染病爆發。
在沙士爆發期間,有部分受感染長者並沒有明顯病徵,例如沒有發燒及呼吸道病徵等,甚至有些長者不清楚自己的病患,加上在溝通上有困難,因而未能及時到醫院診治,以致把病毒在毫無準備及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播給健康護理員及院舍內其他長者。汲取去年的經驗,醫管局的社區老人評估小組在定期到安老院舍服務時,會加強教導院舍員工有關沙士之基本預防措施,及盡量隔離剛出院而非患上沙士的院友或職員。當院友有小毛病,院舍可透過社區老人評估小組設立的熱線查詢,負責接聽的醫護人員可提供即時的意見,減少他們因一般疾病而進出醫院繼而受到感染的機會,及確定他們是否患上沙士。
加強監察院舍
另外,醫管局亦協助社會福利署聘請了私家醫生,與社區老人評估小組聯手協助公私營護老院,為住院長者提供醫療服務。醫護人員除了定期探訪院內長者,及早和定期為他們檢查身體、診治、提供物理及職業治療外,還會訓練受聘於老人院舍的私家醫生,而醫護人員亦會向長者及安老院職員提供健康教育。
透過外展隊加強醫院和社區之間的聯繫,進一步加強監察院舍的傳染病防禦系統,以及為長者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盡量減少他們因一般疾病而進出醫院的需要,從而減少受到感染的機會。這是一項非常成功的合作模式。此計劃得到政府支持,獲撥款延長計劃,和擴大對老人院舍的覆蓋範圍。
各界通力合作
其他建議措施可更有彈性,例如:由分區醫院及醫管局門診為院舍長者提供跟進治療;實行「一安老院一醫生」;用視像會議替年老病人診治,以減少他們進出醫院而受到感染的機會等。
要有效地預防長者感染沙士,有賴衛生福利食物局、衛生署、醫管局、公立醫院及社會的通力合作,為長者提供綜合保護。此外,公私營機構緊密合作也可加強防禦以對抗沙士。
經過這一役,喚醒了香港人團結及互助之精神,希望這種精神可伸展下去,政府及社區的聯繫有利我們對抗沙士的重臨,締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