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解讀紅斑狼瘡
ISSUE 191
2017年4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解讀紅斑狼瘡
早在十多年前,香港人對紅斑狼瘡這個病仍是相當陌生,多年來醫學界努力推廣健康教育,現時市民大眾對紅斑狼瘡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坊間仍流傳著很多似是而非的謬誤。
撰文:Donna 鳴謝:李國銘醫生(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榮譽教授)


「馴狼有術」 淺談紅斑狼瘡症
一般人聽到紅斑狼瘡症,都會聯想起「皮膚病」、「美人病」、「傳染病」等等。事實上,紅斑狼瘡症只影響皮膚嗎?為何女性的患病機率特別高?藥物方面,又有甚麼最新的發展?
撰文:李曉儀(藥劑師/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紅斑狼瘡藥物





T細胞免疫療法防鼻咽癌復發
香港大學與澳洲昆士蘭貝格霍菲爾醫學研究院自2008年起合作進行T細胞免疫療法的國際性臨床研究,經過八年的測試,發現新療法應用於鼻咽癌患者身上效果理想。是次研究結果剛刊登於最新一期的《OncoImmunology》國際期刊。
整理:Kit


血液檢測基因有助發現腫瘤變異
肺癌是香港乃至到全球的首位致命癌症,據統計,2014年香港死於肺癌的人共3866,故此相關於肺癌的治療或是藥物,總是牽動著病人的心。新近的「血液檢測基因」可更精準找出腫瘤細胞,制定更個人化的治療。
撰文:Donna
[內容]

港大發現
H7N9禽流感病毒跨種傳染人類之因
H7N9禽流感病毒在2013年首先在中國內地爆發,自2016年入冬至今,病毒迅速擴散,全國感染宗數逾500宗。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因基因突變,引致病毒容易感染人類,令禽流感疫情持續。
整理:Kit


標靶藥Olaparib為BRCA乳腺癌患者帶來希望
乳癌為女性常見癌症,香港每年約有二千多宗新症,近年的發病率持續上升。由於乳癌有不同類型,治療需針對不同類型使用不同治療方案始能得到最佳效益。
整理:Kit


紅辣椒或有利心血管
降低心臟病及中風致死風險
早前研究得知,很多辛辣的香料對人體很有益處,紅辣椒為廣泛被研究的香料之一。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內容]

FDA批濕疹新藥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Dupilumab注射劑治療成年人的中度至重度濕疹(異位性皮炎)。Dupilumab為適合一些使用外用藥物治療無效或是使用外用藥物無法控制濕疹的患者,可單獨使用或是聯合外用類固醇併用。
整理:Kit
[內容]

香港藥劑業 ── 點滴說當年Part VI
香港的藥劑教育發展(II)
80年代中,香港面對回歸問題,有學會預期藥劑師將大量流失,提議增加培訓本地藥劑師。業界建議成立本地藥劑課程,培訓本地藥劑人才,建議初時未獲政府採納,及至86年終出現轉機。
策劃: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撰文:林麗金(藥劑師)、羅雅姿(藥劑師)、呂燕明(藥劑師)、朱敏華(藥劑師)、何嘉誠醫生





健康甜味劑 ── 稀少糖
最近市面上吹起吃稀少糖的風潮,到日本旅遊時更是四處搜刮,大箱小箱的捧回香港。有說稀少糖比天然糖或是人工糖更好更有益,也有說稀少糖是人工甜味劑。究竟甚麼是稀少糖?是不是真如傳說 ── 是減肥人士恩物?
撰文:Kit


如何成為快樂人?
前幾年有句廣告語 ── 放輕鬆一點吧,香港人!但如何可以做到真正「輕鬆」?明明看到「水半空」,如何能令人認為是「水半滿」? 樂觀是一種態度,我們如何可練就這種心態?
撰文:Zero





口腔腫塊 ── 乳突瘤
口腔檢查所包括的範圍很廣,口腔內黏膜、牙齦、牙齒及舌頭等等都在檢查之列,在口腔檢查中,有時會發現一些不明腫塊,本篇集中討論口腔乳突瘤。
圖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食肉菌真的食肉嗎?
最近多宗關於「食肉菌」的新聞令不少經常進出公眾地方的人大為緊張。甚麼是食肉菌?一滴廁所水真的可以致命?
撰文:Kit





鎖陽補陰扶陽
中藥鎖陽不算很家傳戶曉,卻是中醫常用藥。如果顧「名」而思「義」的話,大家自是很理所當然地想到可壯陽治陽痿等等等等。事實上,鎖陽也的確算得上是中藥治陽痿的藥物,但如果以為鎖陽只是男士獨家專用,便小覷了鎖陽的能力。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汗出一身輕?
近來流行「蒸腳」及「汗蒸幕」 ,目的都是令我們透過出汗,以排出身體毒素。眾所周知常見的排毒方法有三,一是排尿,二是排便,三是排汗。究竟蒸焗出汗和運動出汗有沒有分別呢?
撰文:蘇志玲(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內容]

BB生積點算好!
「生積」,很多父母以為是BB營養不良,在中醫來說,「生積」是小兒疳證,多由於餵養不當,BB脾胃運化失常而形成積滯。餵養不當常是新手父母常犯的毛病。
撰文:周以心(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