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SSUE 188 2017年1月號 |
||
編者的話 [內容]![]() 單純脂肪肝與脂肪性肝炎 很多人做體檢時被發現有點脂肪肝,醫生一般都會建議減肥或是多做運動。患者通常心下惴惴,回家去便會亂買一堆補肝食品或藥品。你的脂肪肝究竟要怎樣醫?第一步,是分辨你是單純脂肪肝,還是脂肪性肝炎? 撰文:Donna 鳴謝:黃煒燊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 預防與治療脂肪肝 脂肪肝可分成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本港人口患上脂肪肝的比例約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五,患者大多是肥胖人士。單純性脂肪肝患者沒有明顯症狀,若不予以治療,脂肪肝可惡化成肝炎,甚至肝硬化…… 撰文:馮漢英(藥劑師) 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藥物 ![]() 家人伴侶支援 改善思覺失調患者治療態度 思覺失調是一種嚴重精神病,香港每年有2000個新增個案,由於患者怕被標籤化而常自行停藥,令治療成效降低。新近研究倡議患者多與人接觸,更指家人及伴侶的支持,可增加患者服藥的依從性。 撰文:Kit 節日假期 女性易出現壓力性心肌病變 聖誕元旦之後,緊接就是農曆新年,假期雖然為打工族帶來休息放鬆的機會,但也可以為我們帶來壓力,尤其是一些追求完美的女性。 整理:Kit PARP抑制劑成治卵巢癌新星 Rucaparib獲得美國FDA給予突破性治療藥物資格,從而贏得加快審批程序,為晚期卵巢癌患者帶來希望。 整理:Kit 寨卡病毒如何通過孕婦胎盤感染胎兒? 2015年巴西出現寨卡病毒疫情,一直迅速蔓延,現時已廣遍全球,美國國家衛生機構表示,任何人,不分年齡及性別,皆可能感染寨卡病毒。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內容]香港藥劑業 ── 點滴說當年Part V 崔俊明冀藥物教育促病人自強! 醫院藥劑師學會凝聚了在醫院中工作的藥劑師,以「學會」的層面來說,目的已經達到,可是在2002年時,又成立另一個屬會,究竟是甚麼原因? 撰文:Donna ![]() 回味吃白粥腸粉的那些年 如果介紹柴灣的食肆卻又不提金記的話,定會被街坊訕笑。金記有啥好吃?不是九大簋,也不金雕玉砌,吃下去的很可能只是一個回憶和回味。 撰文:Zero 食得有「營」 ── 食物、營養和疾病的關係 現代生活中,健康的身體讓我們可以高效參與各種活動。為此,均衡攝取營養是至關重要的,擁有對營養、食物及疾病的知識,方能食得精明、食得有「營」。 撰文:蔡節禮(藥劑師/香港保健食品協會會員) [內容]![]() 再談清刮牙腳 如果細菌已經進入牙腳部分的牙周組織,此時細菌不單只積聚在牙齒表面形成牙石及牙菌膜,更會滲入牙齒象牙質部分,造成感染。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李奕庭(牙齒衛生員) 豆類快速煮 營養價值高 無論中外,豆類都是主要糧食之一,營養豐富且可配合不同的烹調方法,新近的研究指,吃豆類以快速煎煮才能有效保持食物的營養價值。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長者易患尿失禁 適當用藥緩解病況 尿失禁亦稱小便失禁,男女兩性皆可發生,只是有些人不知道尿失禁是病,更有些人怕尷尬而沒有求醫。其實認識尿失禁問題,及早治療,可減少疾病對生活造成的不便。 撰文:吳心絃(藥劑師) [內容]防病的黃金十年 很多中年人,拚搏半輩子,子女剛成才,正開始盤算退休,卻突然發現身體患病,心臟病、糖尿病、肝硬化,甚至癌症。剛在職場退下來便跑到病床上,慨嘆一輩子所攢的錢在一兩年間全給醫生賺去。把握身體仍然健康的十年建立良好體魄,減少對醫生及藥物的依賴。 撰文:Kit ![]() 中醫流派的源流與發展淺談 用源遠流長來形容中醫學一點不為過,中醫奉為圭杲的《黃帝內經》成書期也有二千年,在這段悠長歲月裡,中醫按不同的地域、人脈、天候,演化出不同的流派。今期我們就粗略地簡介在中醫長河裡較為人所識的流派。 撰文: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中醫服務部 痛經的辨證論治 生活調護緩解不適 很多女性每月都經歷一至兩天痛經之苦,輕者隱隱作痛,影響情緒,嚴重者影響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疼痛劇烈時甚至可引起暈厥。 撰文:葉凱霖(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註冊中醫師) [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