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139
2012年12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常見皮膚病玫瑰痤瘡
一般在面部生長的瘡瘡,尤其在年輕時候出現的,我們都會簡單地歸類為暗瘡。其實常在面部生長的不止暗瘡,還有一種叫玫瑰痤瘡。玫瑰痤瘡廣泛見於30-50歲的成年人,所以,如果你已經年紀不輕仍然一面痘痘的話,也許你長的並不是暗瘡。
撰文:Donna 鳴謝:楊志強醫生(皮膚專科)
春秋易發玫瑰糠疹
玫瑰痤瘡在臨床上最易與暗瘡混淆,普羅大眾根本難以分辨,要專科醫生才可判斷,不過,在一般市民眼中,最易與玫瑰痤瘡混淆的是另一種亦稱為「玫瑰」的皮膚病 ── 玫瑰糠疹。
撰文:Donna 鳴謝:楊志強醫生(皮膚專科)
[內容]明辨玫瑰痤瘡與暗瘡
市面上有林林總總護理暗瘡的產品和形形色色針對暗瘡的美容療程,令不少愛美一族趨之若騖。但在購買產品或是療程之前,很少人會深究自己面上的痘痘是否真正的暗瘡。如果你年屆中年依然有痘痘的困擾,就更要先斷症,再對症下藥,因為不少人誤將玫瑰痤瘡誤為暗瘡!
撰文:陳嘉欣(藥劑師)
治療玫瑰痤瘡藥物

身體檢查(III)
健康檢查報告數值的意義
做完檢查後,最「驚險」的就是看報告,所有檢查報告的結果都會化成一串指標數字。簡單的說,化驗結果在指標範圍之內,會被定義為正常,而在數字以外,無論過高或是過低,均被視為不正常。
撰文:Donna 鳴謝:林永和醫生(家庭科醫生)
精神病患者生理健康被忽視
Cabozantinib治甲狀腺髓樣癌
由精神健康問題引致的社會悲劇近在全球均有發生,令有關衛生機構對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問題」更為嚴謹,有研究顯示,精神病患者在精神之外的「生理疾病」卻常被醫生所忽略。
整理:Kit
西柚汁增加藥物濃度易生危險
西柚一直被推崇為健康生果,但原來與藥物同服有可能出現相互作用,嚴重甚至可以致死。加拿大研究人員David Bailey醫生在《加拿大醫學會會刊》上發表論文指出,愈來愈多的藥物被發現與西柚汁同服會引發不良反應,甚至可能導致猝死等嚴重副作用。
整理:Kit
[內容]
愛斯基摩神話破滅 糖尿病進入北域
曾經有說,愛斯基摩人不會患心血管疾病,理由是愛斯基摩人多吃三文魚,魚油的Omega 3可保護血管。但是,住在美國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已經受到糖尿病的威脅,不會患心血管病的神話瀕臨破滅,始作俑者,是美式飲食習慣。
撰文:Zero
背痛常見原因及治療
人到了一定年紀,或多或少總有些身體毛病,腰痠背痛可說最常見,腰背痛的成因很多,有簡單因為姿勢不良而造成,也有因為內臟器官或腫瘤導致。不過,常見的腰痠背痛原因多是不良姿勢及退化引起。
撰文:Kit
岌岌可危的候鳥
香港面積雖小,但記錄到的候鳥品種數量繁多,更連同台灣和福建三地連成「東亞 ── 澳大拉西亞飛行航道」,覆蓋22個國家,超過250多種、5000萬隻候鳥在航道範圍內遷徙和生活。不過,飛越此航道的水鳥數量不斷下降,其減少速度更是全球八條飛行航道之最。
撰文:文賢繼(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華南濕地」)
[內容]
節日的糖衣陷阱
12月,一年又盡,又是聖誕新年等傳統節假日。每逢這些假日我們都有藉口放肆大吃一番,尤其碰上精緻的甜品,更是難以抵擋的誘惑。今期我們為大家剖析時下流行甜品的成分及熱量。
撰文:Kit
探討鋸棕櫚
能否改善前列腺增生症?
多項研究證實60歲以上的男性40%患上前列腺增生症,而80歲以上的男性則有80%患上此症,90歲以上的患病比率達至100%。
撰文:歐偉忠(藥劑師)
假牙的種類和設計:牙橋
牙橋有一定的規格,必須依靠支持牙的牙腳來固定。牙橋的種類和假牙的資料已經在137期介紹過,本篇不再重複,主要集中討論結構方面。
撰文/圖片提供:楊幽幽醫生(牙科)

從抗拒到面對
抑鬱症的中醫藥調治
現今都市生活忙碌,工時過長,經濟或工作壓力都是我們日常面對的問題。然而,大部分人傾向重視物質生活多於心理健康,結果日積月累下造成各種情緒及精神性疾病。
撰文:陳嘉蓮(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芝麻雖小 營養俱全
在眾多即食麵中,有一種堪稱長青不衰,港日風行。有人說是因為味精獨特,有人說是麵質特佳,究其實是那包獨特的麻油起了畫龍點睛的功效。麻油,即是芝麻油,來源於小小的芝麻,除了作為榨油的原材料,也能入藥治病。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攝影:Kit

何時眼前突兀
亞歷山大大帝遠征歐亞時,在征途中病重,瀕死之前,對眾臣下說要他們幫助他,完成他的三個遺願。亞歷山大大帝遺願是這樣的:把棺木運回皇陵的沿途中,一定要有御醫們護送;葬禮兩旁的道路,要堆滿搶回來的金銀珠寶;棺材合蓋時要將他的兩手外露。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嬰幼兒食品的銷售及品質守則
奶粉廣告的誇張和吹噓,使不少市民反感,而且有違世界衛生組織對鼓勵母乳餵哺的原意,
政府於是開始著手監管奶粉製造商和分銷商,透過新制定的守則,要求奶粉製造商自願性地遵守,避免愈來愈多的母親誤以為配方奶粉比母乳優良而減少餵哺母乳。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